| 超级市场如何实施ISO9001 | 
  超级市场是一种采取自助服务和集中性一次性付款的销售方式的零售业态,以满足消费者对基本生活用品一次性购足的需要为目的,并普遍运用大工业的分工机理,实行对零售经营过程和工艺过程专业化和现代化的改造,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连锁经营方式。 
            
              下面给出某个超级市场(已实施了ISO9001)的规范清单。规定方针、目标、控制标准的过程以及对这些过程所有必要的控制应用书面形式表达。具体包括以下服务特性: 
              第一部分:顾客所看到或所体验到的服务特性 
            
              1.进出能力/易通行 
              2.人员 
              3.生产/服务 
              4.等候时间/应答 
              5.卫生/整洁 
              6.安全(能够在健康和安全体系下进行管理) 
              7.礼貌 
              8.舒适/美观 
              9.人员技术水平 
              10.有效的沟通 
              11.服务范围 
              12.环境意识(能够在运用ISO14000作为指南或控制原理的环境管理体系下进行管理) 
              13.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服务质量的指南或控制原理(能覆盖所有的质量活动) 
            
              第二部分:服务提供特性(顾客看不到的特性) 
            
              2.1供应/提供过程 
              2.2保密措施 
              2.3储存周期/制度 
              2.4微生物/制冷过程 
              2.5维护 
              2.6分包方的安全(能够在健康和安全体系下进行管理) 
              2.7供方的环境意识(能够在运用ISO14000作为指南或控制原理的环境管理体系下进行管理) 
              2.8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能覆盖所有质量活动,并且作为服务质量的指南或控制原理) 
            
              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建设和发展时期,超市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市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发展,已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之一。为了确保超市销售的商品质量及其服务质量满足顾客需要,就必须认真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本章分别叙述建立超市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文件、特点及其有效运行的标志。 
            
                            超级市场如何实施ISO9000 
            
              要建立超市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那就要确定超市企业的服务质量环、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文件。 
            
              一.商贸企业的服务质量环 
            
               质量环,又称质量螺旋,是"从识别需要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ISO?8402)超市企业的服务质量环则是从识别顾客的服务需要直到评定这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服务过程各阶段中,影响服务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二、商贸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要素 
            
              要建立超市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除了要有管理职责、人员与物质资源、质量体系结构等要素之外,还必须要有符合超市企业经营特点的运作要素。超市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要素包括:销售服务需要的调研与评定,营销服务设计,营销服务提供过程和销售服务业绩的分析与改进。 
            
              1.销售服务需要的调研与评定 
              ?销售服务需要的调研与评定是超市市场开发过程的首要环节,因此,超市企业要运用设置顾客意见本,召开顾客座谈会等各种方式了解顾客的服务需要。如: 
              a.商品的质量与价格档次; 
              b.商品的品种、规格、包装及标签要求; 
              c.服务环境整洁、明亮、方便、舒适、优雅、美观方面要求; 
              d.服务设施种类及完好、安全方面要求; 
              e.服务方式和态度等方面要求。 
            
               此外,还应了解和尽可能满足老、弱、病、残等特殊顾客的特殊要求。 
            
               依据上述调研结果和本企业实际服务可能的条件,确定新的服务项目,编制服务设想报告或服务大纲,以作为服务设计的基础。 
            
              2.营销服务设计 
            
              营销服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把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和服务质量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服务项目的时间计划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持,并对服务项目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服务规范规定了所提供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的标准。超市企业中直接面向顾客,提供营销或售后服务岗位如销售区域、前台收银、客服部门均应编制岗位服务规范,对其服务职责、上岗条件、服务程序、服务内容与要求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其他管理和操作岗位可编制工作规范和作业规范。 
            
              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由于它一般涉及超市的业务管理领域,因此,又称之为管理规范(即管理性程序文件)。超市的管理规范一般应包括: 
            
              a.供应商的选择与定点规范; 
              b.采购管理规范; 
              c.仓库管理规范; 
              d.销售区域服务管理规范; 
              e.收银管理规范 
              f.客服管理规范 
              g.服务标识与可追溯性管理规范等。 
            
              质量控制规范应能有效地控制每一营销服务过程质量,以确保营销服务始终满足上述两类规范的规定和顾客需要,既可以单独制定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地控制规范,也可以纳入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之中。 
            
             3.营销服务提供过程 
            
              超市的营销服务提供过程一般可以分为: 
              A、?采购; 
              B、进货验收; 
              C、仓储; 
              D、上架; 
              E、销售; 
              F、售后服务等若干阶段。 
            
              在营销服务过程中,服务组织(即超市)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各类规范地实施,不断地对服务过程质量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服务,把影响服务过程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如人的技能、设施的完好与安全等置于受控状态。此外,还应十分重视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投诉和评价,不断提高顾客的满意货满意度,力争实现无缺陷服务。 
            
             4.营销服务业绩的分析和改进 
            
              超市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营销服务业绩进行分析,为此要建立一个服务质量信息地反馈和管理系统,既要进行定性分析,更要进行定量地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质量改进地机会,进行质量改进,提高营销服务质量水平。 
            
              三、商贸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超市应参照ISO9004-2,结合企业人员、设施等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文件化地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说,应编制一套科学、实用、有效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超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1.质量管理手册 
            
              这是一个阐明超市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地纲领性文件,它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a.超市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超市各级人员地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c.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和引用地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的描述,也可以是这些程序文件的直接汇编; 
              d.关于手册的使用、更改和控制等方面的规定。必要时,还可编写有关介绍企业和手册有关信息的"前言",手册中有关术语的定义,以及手册引用的文件和支持性资料的附录等。具体编写内容与要求见ISO10013《质量手册编制指南》。 
            
              2.管理规范和质量计划 
            
              超市的管理规范是"为进行某项营销服务活动所规定途径的程序"文件,他们也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管理规范的内容一般应包括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何如何做;应使用什么设施何文件;如何对服务活动进行控制何记录等。?它们可以与质量手册中相关要素活动内容的编写顺序一致,也可以按企业标准的形式编制。质量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和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ISO?8402)。因此,超市应对一些特定的营销服务,如春节、中秋节的促销,机关、企业集团购买等特定顾客的供应等,按ISO?10005《质量计划指南》编制质量计划。 
            
              3.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时规范超市企业服务人员(如理货员、收银员等)服务行为,阐明其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要求的操作性文件。服务规范是衡量超市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基本依据和最低要求,它一般应包括岗位职责与任务、上岗条件、服务程序、服务内容与要求等内容。如收银员的服务规范,应就其上岗准备--招呼顾客--唱收唱付-礼貌送客--清点货款--结业下岗等各服务环节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要求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4.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是为已完成的质量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即"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或事实的基础上,证明是真实的信息"文件(ISO?8402)。因此,又称之为见证性文件。超市的质量记录主要有: 
              a.商品质量保证协议书(与供应商签订); 
              b.商品收货验收记录; 
              c.顾客意见本; 
              d.计量衡器校准或检定记录; 
              e.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f.顾客投诉处理表等。 
            
              任何一家超市,只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个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就一定能脱离传统的经验管理,迈进科学管理及至现代化管理的轨道,而贯彻国际服务质量管理标准(ISO?9004.2)则为其提供了捷径。 
           | 
  
		
